Steve Jobs傳 – 記得真實的喬布斯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星期五

前幾天終於看完Steve Jobs傳(台譯:賈伯斯傳,港譯:喬布斯傳),
中文版差不多八百頁,像字典一樣厚!雖然重,但我還是堅持書還是硬皮好。
很久沒異常投入地看書,這本喬布斯傳記非常吸引,每天用手提紙袋帶著在車上追看,晚上更看得無心睡眠。
除了喬布斯的故事,還有很多七八十年代電腦界的風傳奇人物和業界的秘史的(?)都很有趣!
之前看了好幾本書都想寫感想,卻總是碰上趕工和事件沒時間寫下來。
今次無論如何都要趁著腦袋還有餘溫,寫寫讀後感想。

正確來說這本並不算「自傳」,而是經喬布斯本人授權,由他口述生平,
再加上作者訪問他的家人,好友,甚至仇人而成,再集所有「口供」和故事成書,總結其一生。
本書的好看之處是,夠真實。對主人公,說好話總比說壞話來得易,而本書在兩方平衡合到好處。
如果要寫感想,可能也會像原書一樣寫上好幾百頁(笑),
所以本文就應用喬布斯生平其中一個哲學理念:集中!
與其什麼都寫,不如只集中寫三個我認為最喜愛的章節吧!

禪、迷幻藥、素食、反主流
以上是喬布斯迷離又反叛的少年時代的總結。
他的少年和青年時代,以一個功成利就的人來說,未免有點太戲劇化了吧?!
追求精神上(極端)的滿足,不以物欲為求,實在很難想像此人在日後能成為家財萬籟的人。
但也因為這個童年,造就了他獨一無二的性格和思想,令日後「蘋果」成為可以用一間傳奇的公司。
說他為怪人也不為過, 雖然成年後己經沒食迷幻藥, 但對禪修和素食還是一直堅持.

我想,世上大概也沒多少個CEO級人馬像他一樣古怪...
而每次看到那個時代的偉人,強人,富人,傳奇人物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沒大學畢業!
還有很多都是有書讀, 但讀到中途就逫學去. 他逫學的原因並非純粹反叛貪玩.
而是不浪費時間, 去做他認為更值得做的事情, 最後學到的東西間接地為日後的產品美術上有非常大的影響.
這方面我是非常認同, 現世代人未必人人都可以放下一切, 不過有時去學一些自己喜歡的, 或潛在未被開發的東西.
這些不經意的學習, 一定會在人生中某天發揮意想不到的用途.

IT界的戰國風雲
本書以喬布斯和蘋果為主軸去經歷電腦世代的發展. 這方面我覺得是本書寫得最有劇味的部份.
就像大家熟識三國或是日本戰國, 我們現在都知道他們的歷史和結果.
而當以其中一個國家和君主的角度深入當國文化和其下大將的故事, 會對整個歷史有更深切的體會.

書中出現的人物很多, 以故事開端中蘋果的另一位創立人史蒂夫·沃茲尼克 (Stephen Wozniak)最神奇.
他跟喬布斯就像所有奇幻故事的戰士與法師, 或是特撮片集的完美拍檔, 性格上南轅北轍, 能力上又各在極端上為神.
如果喬布斯是超級策略/推動者, 那沃茲尼克則是超級工程師. 二人合作可謂天下無敵, 蘋果電腦也因此成立, 改變當時的電腦世界.
那段時期二人的故事真的很像熱血動畫的情節, 起初二人一個想到好意念, 另一個人就會用高超技術去做出來. (爆漫…)
最後這兩個青年竟然就這樣一手一腳在車房裡造出可以免費打長途電話的藍盒子, 蘋果一號…到瘋摩全球的蘋果二號.

而公司的成立, 內戰, 出走, 重整, 再臨, 高峰… 當中涉及的產品戰, 人事戰, 市場戰非常精彩.
完全是一部經典三部曲電影的公式, 只是現實中曾有一個人經歷過這樣的戲劇人生.
喬布斯和比爾·蓋茨 (Bill Gates)的多次交鋒, 私下交會的對白都令人拍案叫絕.
而對我比較陌生的彼思動畫製作室 (Pixar) VS (CO.OP) 迪士尼的情節同樣峰迴路轉.
最令我看得目瞪口呆的一幕是喬布斯利用新成立的NeXT公司, 再借Oracle老大的力量,
迫得蘋果收購自公司, 再趕走整個董市會重奪蘋果… 這比無線劇還要誇張的情節, 竟然真的存在呀!
全書由頭到尾全無冷場 (除了中間NeXT的發展比較不吸引). 要拍電影版也絕無問題.

一體整合 VS 開放系統
這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也在本書中不停重申提及.
軟硬整合的念理一直是Steve Jobs的堅持, 而且這也是他心目中這樣才能做到最好的產品.
也許是對的, 封閉的系統最大好處, 是你的使用習慣, 作業環境, 產品質素, 都是設計者「精心設計」後的理想模樣.
不希望出現同一個系統授權到不同的硬件而使用起來像屁一樣. (e.g. 把Mac OS裝到PC上…Windows裝到舊硬件慢到嘔…etc)
而一體整合也在「一條龍」式的服務使用起來提升到最大的效益. 如iPod+iTune就是個好例子. (對某些人來說是壞例子)

但也許是不對的, 因為給使用者自己去選擇和決定最佳的組合才最合乎使用者權益.
只是喬布斯為了造出「最好」的產品, 寧可把大家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放棄(或限制), 最後出來的成果未必皆大歡喜。
東砌西砌的確令消費者能砌出最「抵」最「合心水」的電腦,然而我們也經歴過呢樣不夾,那個不合的情況。
也許高手會清楚各個零件的相容性,適合性,這樣可能真的可以發揮得好,但再加上軟體就更複雜。

而我支持那一方?我想以前的我會喜歡開放系統,不過自從有蘋果實現到一體整合的哲學,我就愛上了它。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同一台規格的電腦,PC比Mac平上一半,為何還要用Mac?
又是另一個永遠沒結果的討論,而我自己所追求的,並不只是因為外表,
如果只看外表,也許某些品版也做得到。也不是潮流,如果是的話,
你便不會看到我現在還用N年前的iMac, 鋁殼的iPhone Nano2代和初版iPhone...

要說的話,一體整合給我最好的:個人感受,對產品的滿意和使用者體驗。
這個規格,就是為了這個產品而設計,不必加多,也不必減少。
用別的產品,可以有一百個功能去做到同一件事。而這個產品,一個方法去用就好了。
一百個按鍵可能功能上是完勝了,但我只要一個按鍵就足夠,而我覺得好用,就是我個人的產品。

iPod如是,iPhone如是,iMac也如是。
很多人不喜歡的iTune,因為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很不方便。
你應該去了解這個軟件是為那個產品而設,而不是你平常做的方法在這個產品行不通。那事情會好辦得多。
到現在,我用所有的Apple Product都不會因為諸多限制或是不能做到別的功能而不滿。
因為,它給我良好的體驗,我要的,用它的方法都做得很好。不用擔心硬件軟件的問題(當然第三方軟體例外)

在書中的後段,有一幕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的對話,大概是連這個宿敵也不得不認,
一體整合的產品也許真的是比較好。(當然喬布斯也說道,蓋茨的也行得通)。
這一幕令我很感動,其實各方有它的哲學理念,殊途同歸,最後還不是各有所取,世界大同。


越寫就越多東西想寫,也開始不集中,不對題了。
回到原題,此書還有很多深入描述,看完你一定會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鐘愛蘋果,封喬布斯為「教主」。
我也是從某年的WWDC,看到喬布斯在台上的產品發佈演說,被打動了。
未見其實物,只是聽介紹,已經被現實扭曲力場影響:Boom! This is Un-be-lievablely Amazing, Wouldn't it be great?

強烈推薦此書給所有喜愛或討厭Steve Jobs/iProduct的朋友.
看畢此書, 你一定會更明白這個人為何如此偉大, 並敬佩他令人討厭的地方.

1 則評論在 Steve Jobs傳 – 記得真實的喬布斯.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